当前位置:首页 > 休闲 > 文明和自然遗产日丨海丝帆远通全国 非遗新承传万家

文明和自然遗产日丨海丝帆远通全国 非遗新承传万家

2025-07-19 11:37:13 [知识] 来源:晴颜素舍站

6月14日是文明2025年文明和自然遗产日。

本年文明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“让文物勃发重生机 开放新光荣”。和自

福建,然遗地处我国东南滨海。产日传万

是丨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。

海洋经贸传统悠长。丝帆

留下丰厚的远通文明遗产资源。

2021年,全国“泉州:宋元我国的非遗国际海洋商贸中心”成功列入《国际遗产名录》。

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在这里。新承

缔结出东西文明调和共生的文明城市景象。

历经1300多年风雨的和自开元寺。

是然遗许多游客到泉州旅行的第一站。

散步于洛阳桥上。产日传万

潮起潮落间,丨海似乎一脚踏过千年。

行走在泉州的港口码头、街巷村落。

似乎翻开一扇扇“恣意门”。

发生时空、地域的交织感。

六胜塔下、洛阳桥边,红艳如火的刺桐繁花。

和泉州港来往络绎的船只交相辉映。

近年来,福建不断加强对海上丝路文明、文物的维护。

漳州埭美村,村内古厝成群。

是闽系红砖修建文明的杰出代表。

多元容纳的文明基因深深融入。

至今闪耀着交融之美。

与丝路精力一脉相传。

福建向东与海共生共荣。

丝路帆影梦千年。

刻印着陈旧海上丝绸之路回忆的“活化石”。

  泉州湾入海口的蟳埔渔村。

作为蟳埔女传统装修的“簪花围”火爆“出圈”。

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渔村的街巷。

村内四处可见簪了满头鲜花、欢声笑语的游客。

  薪火相传的非遗“木偶戏”也是一票难求。

“先订戏票,再订机票”成为许多人玩耍泉州的攻略宝典。

“身边的世遗”激发了泉州老百姓对本乡文明的酷爱。

让更多具有稠密地域特征的文明“重获重生”  。

陈旧的修建、艺术、风味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辅相成。

碰撞出无量魅力。

因多元而多彩、因传承而时髦、因焰火而诱人。

泉州的遗产是鲜活的。

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,遗产就在身边。

拍摄:姜克红 魏培全 林善传 陈朔。

海报:孟丽静 胥晓璇。

策划:王海燕 孟丽静 周大庆 郑悦。

文物图片来历:福建博物院 福州市博物馆 漳州市博物馆。

(责任编辑:焦点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